设置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打印】 【页面调色板 】 发布时间:2014-11-07
为保护我县的造林绿化成果及生态环境安全,有效预防、控制美国白蛾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把美国白蛾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河南省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及县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的《2013—2015年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责任书》要求,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所称美国白蛾是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具有食性杂、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传播途径广、危害严重等特点,是世界检疫性有害生物。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方针,将严防美国白蛾传入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落实预防和除治责任,实施科学防控,确保我县林业生态安全。
(二)工作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各项防治措施并举,防控结合的原则;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的原则;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联动,各司其职的原则;坚持属地管理,以地方政府为主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一)组织领导。根据美国白蛾应急防控工作需要,成立美国白蛾应急防控指挥部,分管林业的李光建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府办副主任黄金明、县林业局局长彭大国任副指挥长,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气象局、县交运局、县工商局、县农发办、县水利局、县公安局、县农业局、县文广新局、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县卫生局、县森林公安局、县民政局、县网通公司、县司法局、县教体局、县邮政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根据疫情发生、发展趋势,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美国白蛾预防和除治工作并作出重大决策。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森林公安局,郭正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统计、上报等日常工作。指挥部在县政府领导下,统一指挥组织本地区的美国白蛾防控工作。
(二)职责。林业部门职责:负责制定美国白蛾监测、检疫、防治工作方案;负责做好日常的检疫和监测预报工作,随时掌握疫情动态,及时向领导小组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评估疫情处理及补贴所需经费,制定经费预算及使用计划;建立美国白蛾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库,储备农药、器械等;培训技术人员,组织成立疫情应急防控队伍,疫情发生后迅速调集相关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对疫区及周围群众的宣传工作。
发改、财政部门职责:负责落实美国白蛾监测预警、检疫检验、防治工作经费和应急防控专项资金。
交运、邮政部门职责:加强对物流运输中木材及其制品的管理。
电力、通信、广电、建设部门职责:主动配合林业部门加强对木质包装箱、电(光)缆盘、建筑材料的检疫查验工作。
工商部门职责:配合林业部门对货物集散地、市场进行监督检查,加强对木材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必要时依法关停疫区林产品市场。
三、预防措施
(一)加强检疫封锁。充分发挥木材检查站的作用,加强对从疫区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的检疫检查,同时森防机构加强对货物集散地、贸易市场和植树造林现场的检疫检查和复检,查看是否有美国白蛾的成虫、卵、幼虫、蛹、排泄物或被害状,发现有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加强疫情监测。林业主管部门要完善和加强检疫监测力量,调配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必要仪器设备和检疫监测交通工具,常年定点定期监测,不定期地进行全面巡防观察,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林业部门每年于5月、7月、9月开展3次专项普查工作。每次普查要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划分监测区,以风景名胜区、铁路和公路交通沿线、木材和苗木集散地、木材生产经营使用企业、建筑工地等人为活动可能携带该虫传入的地方为重点,对杨树、柳树、刺槐、泡桐、柿树、核桃等美国白蛾的寄主,选择有代表性路线进行踏查,在踏查过程中,遇到幼虫期调查树冠有网幕、叶片呈缺刻孔洞状,或整株树叶被食光,叶脉呈白膜状枯黄等疑似症状,设标准地进行详查。在监测区,可常年用灯诱或性诱方法定期、定时进行动态监测。
(三)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通过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采取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美国白蛾防控工作宣传,调动公众参与防控的积极性。林业部门要向社会公布疫情举报电话。
四、疫情报告
(一)报告程序。有关单位和个人发现美国白蛾疫情或疑似美国白蛾疫情后,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县人民政府或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要立即调查核实,发现疑似美国白蛾疫情,应在2个工作日内报告市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市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在接到报告2个工作日内,向市政府和省美国白蛾防控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二)现场核实。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力量对报告的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在按规定向上级报告的同时,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三)标本送检。发现网幕等美国白蛾疑似现象,要及时调查取样,专人管护发生现场,实时监控并取样送省林业厅鉴定,由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鉴定确认。
(四)报告形式。美国白蛾疫情的报告,可先采用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快速上报,随后再以书面报告形式专题上报。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地点、发生面积、危害情况、已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照片、标本等基础材料。
五、疫情确认
美国白蛾疫情严格按程序认定:
(一)林业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2名以上具备中、高等专业技术职称的检疫人员到现场进行检疫,得出初步检疫结果。
(二)对怀疑为美国白蛾的,及时采集样本送省级林业部门实验室进行进一步检疫,可确认为疑似美国白蛾。
(三)对疑似美国白蛾,由国家林业局派专人进行鉴定,进行最终确认。
(四)疫情的最终确认和公布权在国家林业局。
六、应急响应
(一)预案启动。县级政府经先期处置,不能有效控制灾害或灾情发展为跨县级区域情况时,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同时向市级领导机构上报疫情除治情况。
(二)响应基本程序。一是疫情通报。指挥部接到美国白蛾疫情监测报告后,立即向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指挥机构报告,同时将疫情通报指挥部成员单位。当疫情涉及或影响到相邻行政区域时,经市林业局同意,及时向相邻行政区域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通报。二是除治动员。 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工作职责,研究部署各项应急处置措施;指挥部各成员单位的有关工作要迅速到位。三是成立现场工作组。成立由有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现场工作组,迅速赶赴现场,指挥、协调、组织灾情除治的各项工作,检查、督促灾情发生地区落实各项除治措施,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四是组织除治。 指挥部要积极调集应急物资,组织除治队伍,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全力除治。组织专家现场指导疫情除治和防控工作。五是信息报送。在除治过程中,指挥机构每5天向上一级指挥机构上报灾情除治进展情况。
(三)信息通报与发布。疫情经市林业局确定后,县指挥部经市林业局同意,必须在5日内向毗邻和可能涉及的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疫情信息核实后要逐级上报,任何单位不得越级上报。严防信息误报,造成不良后果。美国白蛾疫情信息发布由国家林业局或其授权的单位发布,其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在媒体上公开发布疫情信息。
(四)应急结束。当美国白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县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及时对疫情发展变化和封锁扑灭效果进行评估,经过相应的观察期,无新疫情发生,经县领导小组批准终止应急预案。
七、除治措施
(一) 检疫封锁。发现疫情后,要立即封锁疫情发生区。疫情发生区内的寄主植物及其产品应立即停止调运,确须调运的物品要经过林业部门检疫,并进行除害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在疫情发生区的主要路段设立临时检疫检查站,对从疫区调进调出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和包装材料进行检疫检查,发现美国白蛾的必须依法扣留,及时进行除害处理,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二)组建专业队防治。在疫情发生时,要利用应急防控专业队伍,对疫情发生区进行统一除治,并组织对专业队员进行培训。为保证防治效果,培训工作聘请上级森防检疫单位专家作指导。
(三)除治方法。根据美国白蛾虫态和发生情况,选择科学的方法迅速扑灭。具体方法有:
1.人工物理防治:在美国白蛾幼虫3龄前,发现网幕,用高枝剪将网幕连同小枝一起剪下集中烧毁或深埋,散落在地上的幼虫应立即杀死。对于防治困难的高大树木,在老熟幼虫化蛹前,用谷草、稻草或草帘围绑在树干上诱集幼虫化蛹,然后将草把解下集中烧毁。
2.生物防治:人工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期,按1头美国白蛾幼虫释放3—5头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比例林间释放。
3.化学防治:使用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幼虫幼龄期可使用1.2%烟参碱乳油10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0%除虫脲2000—4000倍液、苯氧威3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幼虫破网后,用0.5%甲维盐乳油1500—2000倍的药液进行喷雾防治。
八、保障措施
(一)物资保障。建立美国白蛾应急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储备相应足量的美国白蛾应急防控物资。储备物资应存放在交通方便,具备贮运条件,安全的区域。县林业主管部门要逐步建立、完善预防和除治所需的检疫检验、除害处理等设施、设备。
(二)资金保障。美国白蛾防治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县政府要加大对美国白蛾预防和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
(三)人员保障。县人民政府要组建美国白蛾防治应急队伍,应急队伍按本级指挥部的要求,具体实施疫情应急处理的各项工作。